濒海、临江、依湖,是宁波鲜活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曾指出,“宁波濒海临江依湖,城市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气魄、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品位,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今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动员令,将“拥江揽湖滨海”城市发展战略作为“城乡争优”的重要内容。
作为打开宁波发展空间的关键一招,如何加快推进“拥江揽湖滨海”城市发展战略实施?接到课题任务后,曾有多年规划工作经历的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和城建委员会主任郑声轩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确立初步想法并与相关部门协商后,牵头成立了四个课题组。在林静国、叶正波两位市政协副主席的带领下,课题组就城市发展转型、品质内涵提升开展调研,从新时代城市发展特征、宁波城市发展历史、城市空间全域统筹以及城市品质提升等四个维度阐述“拥江揽湖滨海”空间发展策略的重要意义以及“拥江、揽湖、滨海”之间的重大关系,并系统提出“拥江揽湖滨海”空间发展策略的总体设想:以优化拓展城市空间格局、构建“拥江揽湖滨海”都市形态为目标,探索对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的路径,在推进城乡全域统筹、补齐城市生态短板、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提升城乡环境品质等领域构建“拥江揽湖滨海”城市格局。
6月20日召开的宁波市政协十五届六次常委会议上,《关于加快推进“拥江揽湖滨海”城市发展战略实施的建议》等4个高质量报告出炉,郑栅洁要求参会的政府各部门负责人主动对号入座,将政协提出的问题建议深化细化,形成大家看得到、群众感觉到的成果,并在一个月以后听取各部门汇报。
顺着政协调研报告打开的城市空间,宁波将逐步从“三江时代”迈向“钱湖时代”,并向“滨海时代”跨越。
“宁波资源禀赋多元,但仍面临一定的现实问题,比如‘江河’文章做得很多,‘湖海’文章做得不够。”苏少敏委员直面现实问题毫不讳言,他认为“拥江”就是要建设高品质的“世界级滨水城市”,“揽湖”就是要打造现代都市的新亮点,“滨海”则是要建成“宁波链接世界的国际滨海新城”。
长久以来,“三江六岸”一直是宁波的市民之江、城市之脉。“十三五”期间,宁波力争完成核心区段15公里的滨江休闲带的建设,全面铺开核心区外围段的36公里滨江休闲带建设,未来,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还将不断拓展延伸,成为体现宁波江南水乡特色、现代都市风貌、港口名城魅力的绿脉、文脉和商脉。方巨成委员认为,宁波要从“三江口”走向“全面拥江”,充分激发城市滨江带活力,通过江城融合和区域联动,分级打造特色亮点,完善拥江交通体系,筑牢生态基础,最终实现“拥江入怀”的战略发展。
临海不见海、滨海在市外、名湖在城外这样的现状多少让宁波人有些唏嘘。2017年以来,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开展三线三门户生态整治提升工程,推动东钱湖由宁波城“后花园”向“城市客厅”转变。2017年5月,市政协主席杨戌标与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副主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王国平及有关专家实地调研,多次考察东钱湖及周边地区地形地貌并签署了《宁波东钱湖区域发展战略规划课题合作协议》。陈锡波委员在充分吸收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高起点高水平谋划东钱湖区域发展要重点把握“副中心”“城中湖”“主战场”的定位,推动东钱湖区域与其他区域联动发展等建议。“随着城市东扩,东钱湖纳入了大城区辐射范围。东钱湖的发展首先就是要高标准的定位,在交通设施方面,要加强市中心与大湖区的联系。”陈锡波说。
如何让宁波真正成为“看得见海”的城市是委员们的关注热点。宁波东部滨海新城是城市中环境资源特色最明显的区块,地处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拥有国家级保税港区、浙江省省级产业集聚区。屠秋月委员建议,东部滨海新城发展要统筹空间规划,重点协调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交通网络和生态保护四者关系。
随着“拥江揽湖滨海”城市发展战略的推进,市域空间格局更优、城市核心功能更强、城乡特色风貌更美的新宁波将展现在世人面前。